禁播垃圾食品電視廣告 真可打救肥胖兒童?

Junk food advertising to children obesity

兒童肥胖問題不容忽視。 Credit: Fertnig/Getty Images

早前有國會議員提出禁止電視播放垃圾食品廣告,以解決兒童肥胖的問題。專家指此舉有效,但能否全面落實則成疑。


獨立眾議員斯坎普斯(Sophie Scamps)引述數據指,目前每名兒童每年在電視上看到800個廣告,而全國有四份一兒童是過重或肥胖。她建議國會立法規定,在上午6點至晚上9點半期間,禁止電視和電台播放不健康飲品和食品的廣告。

雖然這尚未提上國會議事日程,但垃圾食品廣告的影響長期以來備受爭議。臨床心理學家馬信誠(Noris Ma)表示,這話題涉及言論自由,相關草案不是那麼容易實現。

「西方歷史兩千多年都有爭議:對兒童、年輕人不良影響的事物,包括宣傳、文化藝術,國家有多大權力去限制?古希臘時代蘇格拉底也是因此罪判刑。特別是現代西方國家崇尚言論自由。」

不過,假如禁播垃圾食品廣告成事,他相信有正面作用,因兒童確實容易受廣告的吸引力影響,從而在隨家長購物時要求購買。

「廣告有很多形象化的表現,比如顏色、聲音、很誇張的表情。小朋友的理性功能未充分發展,直覺認為那些廣告很歡欣、很快樂、很美味,不自覺就『入了腦』。」

但若真的立法,他相信廣告商有「打對台」、引起爭議的空間,因廣告對兒童的影響力無法界定。
馬信誠接受SBS廣東話訪問時表示,其實成人也會容易被食物吸引:「食慾和性慾,是21個會刺激大腦愉快的pleasure zone(快感區)之中最強的兩個。如中國古人孔子所言『食色性也』,對食慾和性慾的渴望是(人類)本能。」

他指,由於兒童心智發展未成熟,對慾望難以自控,所以特別容易受外界影響。

如果子女有暴飲暴食的傾向,家長可以做甚麼呢?馬信誠提醒,首先要留意兒童的健康指標,與同齡人相比,是否有肥胖問題;如果更嚴重,驗血、驗牙已出現問題,甚至糖尿病,父母就更加要介入。

他建議家長要做好榜樣,在有節制的生活習慣方面以身作則;為子女提供餐飲時要留意健康;限制子女接觸電視、網上的廣告;在小朋友懂事時,教育他們廣告背後的商業原理。

他警告,若父母置之不理,如所謂怪獸家長般無條件縱容子女胡吃海喝,將對兒童的身心健康造成極大問題。

「研究顯示,兒童肥胖和成年人肥胖是有強相關性。肥胖、超重對心臟、心血管疾病、關節負重損傷、血糖血脂等,都有很大負面影響。」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及節目重溫。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禁播垃圾食品電視廣告 真可打救肥胖兒童?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