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殺:社交平台責無旁貸

social media

Social media apps Facebook, Twitter and Instagram Source: AAP

2017年,一名英國少年自殺的慘劇,觸發不少人促請社交網站 Instagram 改變其應對有害貼文的處理方式。該名少年的父親,近日更親身遠赴美國,呼籲更多人支持他推動社交平台進行改革。詳情請聽余睿章報道。


英國少女 Molly Russell 在 2017 年自殺身亡,死時只有 14 歲。

當她的家人其後查看她的社交媒體 Instagram 帳號的時候,發現很多有關抑鬱及自殺等令人震驚的貼文。Molly 的父親拉塞爾(Ian Russell)則堅持,Instagram 應對她女兒的死負上部份責任。
Molly Russell
Source: BBC
他向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自己至今依然記掛著 Molly。

拉塞爾說:「Molly 每天都與我在一起,而 Molly 的朋友及親人亦經常想起她。」

「Molly 生前又經常想幫助他人;所以我深信她亦會堅持推動社交平台作出改變,令年輕人能得到一個安全的上網環境,在有需要的時候亦能容易找到適當的協助。」

拉塞爾日前抵達美國三藩市,希望對 Facebook 此等大型網上社交平台施加更大壓力,要求他們採取行動防止年輕人看見那些觸發自殺念頭的貼文。他的行動成為國際媒體的焦點所在,迫使 Instagram 承諾監察並刪除不當有害的貼文。
Ian Russell speaks at an internet safety conference
Source: Getty Images
此外,拉塞爾亦與一直推動安全上網的兒科醫生赫斯(Dr Free Hess)會面。赫斯醫生向BBC表示,當自己在網上瀏覽這些貼文的時候,感到相當震驚。

赫斯醫生說:「情況就好像一個引誘的過程。雖然一幅照片可能沒有顯示任何血腥或留有疤痕等畫面,但 Instagram 用戶卻可根據 hashtag 標籤瀏覽其他貼文。若青少年看見一些有害的貼文或相片,就會被誘惑進行自殘,甚至自殺。」

「這個情況必須得到制止。」

根據《美國醫學會雜誌》刊登的文章,2015 年,美國有超過 100 萬名兒童因存有自殺念頭或意圖自殺而被送往急症室,其中有接近一半人(43%)為 11 歲以下。
美國青少年 Mallory Grossman 亦在 2017 年自殺身亡。她的母親格羅斯曼(Diane Grossman)近期不斷到訪學校,與青少年(甚至更年輕的兒童)談論自殺這個話題。

格羅斯曼說:「我們肩負保護青少年的道德責任。」

「如果有機會,我願意與 Facebook 創辦人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會面,探討該公司可以如何令自己的產品變得更好、更安全。若 Facebook 公司能在系統內設置一個保護兒童的機制,相信董事局必定全力支持。」
Mallory Grossman
Source: Screengrab via CBS/YouTube
負責 Instagram 平台的經理莫塞里(Adam Mosseri)在本年二月發表講話時表示,該平台經已採取行動,應付用戶在平台上張貼的自殘相片。

莫塞里說:「我們過去曾容許用戶發佈這些自我傷害的圖片,因為有時候需要讓他們講述自己的故事;但平台絕不容忍任何鼓勵自殘行為的貼文。」

「在未來,公司將修改政策,禁止用戶張貼任何涉及自殘行為的相片,不論用意是為承認自己的錯誤抑或意圖鼓勵其他人自殘。」

但非牟利機構「Common Sense Media」的創辦人斯蒂爾(Jim Steyer)則對社交媒體未有充份回應格羅斯曼及拉塞爾等家長的有關呼籲,感到相當不滿。

斯蒂爾說:「這是一個巨大、嚴重的問題。但這些絕對羞恥的社交媒體平台卻缺乏應有責任感,令人難以置信。他們應受到監管。」
Ngày nay, hầu hết các phương tiện truyền thông đều mang tính toàn cầu, xã hội, có mặt khắp nơi và rẻ tiền.
Source: Pixabay
英國皇家公共衛生學會在 2017 年進行的一項研究,邀請 1,500 名青少年在使用全球五大社交媒體網站期間,持續檢測自己的情緒狀況。研究發現,Snapchat 及 Instagram 是一眾社交媒體中最容易激發使用者出現焦慮及力有不逮等情緒的社交平台。

讀者若需要尋求精神健康支援,可聯絡 Lifeline 13 11 14、Suicide Call Back Service 防止自殺熱線 1300 659 467 或 Beyond Blue 1300 224 636。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