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領袖不出席 氣候峰會難成氣候

Glasgow Builds Up To Hosting COP26 Climate Summit

GLASGOW, SCOTLAND - Artists paint a mural ahead of COP26 Source: Getty Images Europe

即將舉行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形容為「拯救地球的最後一次最佳時機」,但是否各國都重視今次會議?還是你有你講,我行我素呢?


大會將於本月31日於英國格拉斯哥揭幕,領袖峰會便在11月1日至2日舉行。大會舉行前的預備會議並沒有取得太大進展,目前峰會的東道主英國首相約翰遜正努力尋求各國領袖能夠在峰會達成共識。 

約翰遜表示:「雖然仍然是大流行,但出席的人數非常多,似乎很多人都能夠親自參與。 希望取得實際進展的四個領域分別是煤炭、汽車、現金和樹木。」英國希望終止煤炭發電,讓這種能源成為歷史,七大工業國表示支持,但就遭到中國、俄羅斯和印度反對。

英國已經制定政策,定下2030 年為最後一批汽油和柴油車的銷售期限,同時亦希望其他國家仿效英國的做法。 

十二年前,富裕國家承諾每年籌集 1000 億美元,協助發展中國家減少碳排放,但該目標從未實現,因此今次會議將會向富裕國家提出要求,希望它們提供更多現金來達成目標。 

預計受到最少爭議的提議將會是要求各國承諾,到 2030 年實現每年種植的樹木多於砍伐的樹木。 

今次大會面對的切實挑戰就是讓各國提交最新的氣候變化目標,即所謂的「國家自主貢獻」。中國和印度等目前尚未做到,此舉令美國氣候特使克里感到非常沮喪。

克里說:「我們已經落後了,所以必須制止多個國家所說的廢話,就是那些不願意跟隨英國、日本、加拿大、歐盟等簽署氣候政策的國家,我們必須要將全球溫度升幅限制在比工業革命前的水平高出攝氏1.5度以內。」 

而聯合國早前公佈的國家自主貢獻報告顯示,世界各國的氣候承諾遠遠未達到《巴黎協定》的目標,由191個締約方正式提交的所有現有氣候承諾,顯示到2030年時,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將比2010年增加16%,與在同期減少 45% 的目標相差甚遠。

不過,許多國家領袖都沒有打算前往格拉斯哥出席峰會,可能會使氣候談判面對更大挑戰。

巴西總統博爾索納羅、俄羅斯總統普京及許多受到氣候變化問題威脅的太平洋島國領袖都已表示不會親自出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亦很可能派代表出席。 

而澳洲總理莫理遜將會出席,但暫時仍未知道澳洲對淨零排放政策會有什麼承諾。

預計今次大會場外將有數千名抗議者聚集,瑞典環保少女桑伯格(Greta Thunberg) 可能會是其中一人。會議亦歡迎商界領袖出席,現時宣揚綠色氫能的澳洲礦業巨頭福雷斯特( Twiggy Forrest) 亦會參與。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大國領袖不出席 氣候峰會難成氣候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