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山】教演員講「最地道廣東話」 年輕對白指導如何克服挑戰?

Yoson An and Daniel Spielman in New Gold Mountain Ep 1

Yoson An and Daniel Spielman in 'New Gold Mountain' Source: Goalpost Television

SBS劇集「新金山」在明日(星期三)首播,可能是澳洲電視史上首部最多廣東話對白的劇集,而令到此事成功的幕後功后不少,劇集的場務兼廣東話對白指導關晴怡(Samantha)更是功不可沒。


「新金山」主要是描述十九世紀澳洲淘金時期,在一個中國人營地中發生故事,因此,需要用上大量粵語對白,而Sam在【我不是名人】環節中透露,「新金山」或許會是澳洲電視史上,最著重廣東話對白及訊息的劇集之一。

「實際上,我估計有接近30%的劇情會涉及廣東話(或中文),一來、不少華人角色由亞裔演員擔當,他們或需要同時以中英文唸對白,或要在英文句子中夾雜廣東話的地名或人名等名詞。所以廣東話的比重都算很龐大;同時,不少訊息都會在廣東話對白中向觀眾透露,所以廣東話會在劇集中是十分重要。」

由於劇情描述的時代,是十九世紀的澳洲,而當然移居來澳洲淘金的廣東人所說的粵語,與現代的廣東話有很大程度的不同,雖然Sam本身並不從事語言或教學相關工作,但為了呈現這一點,Sam亦花盡心思,希望可以將當時廣東移民的用語及語調,在劇集上重現。

「演員用的廣東話,其實亦與現代的粵語有很大出入,當然不能太口語化,反而會有武俠片對白、或較為『老積』(老氣橫秋)的感覺,而口音亦會偏向『廣州』的粵語,而為時香港的主流語言可能仍然是圍頭話,所以當時的粵語與現代人的理解可能會有很大的出入。」

「而我並不是讀歷史出身,所以要花的功夫亦不少,例如,我亦要到一些圖書館參考以往書信的格式,以及觀察他們用的字詞,我亦會返看一些舊劇集,從中獲取靈感。」
Sam身處新金山的拍攝現場。
Sam身處新金山的拍攝現場。 Source: Samantha Kwan
對Sam而言,其中最花心思及時間的,是要與一些主要演員進行長時間的一對一練習。

「亦由於演員來自不同背景,其中有人的家人是來自澳門的移民,亦有廣東移民的後裔,其中亦有一位主要的演員,本身家中只說普通話—而對廣東話基本上是『一竅不通』,所以我們亦必須花很多時間-透過Zoom來為他們練習對白。」

「我亦向他們教授讀音,讓對方邊聽邊練,亦會標注一些拼音讓他們可以查閱,有趣的是,演員會用羅馬數字1、2、3、4,去為自己注音,或他們會創作一些只有自己明白的符號去幫助自己學習。因為即使廣東人亦未必一定會識得用9聲6調來標注音調,因此,他們唯有以自己的方式去幫助記得字詞的高低音。」

「而我對他們的主要要求是在『咬字』方面,希望他們會避免到現代人的懶音毛病—即可能會混淆N與L等聲母,我亦會要求他們必須注意清楚發音。」

「就好似以前的人要學好廣東話要咬著筷子來學,雖然我們還沒有嚴厲到那個地方,但我會確保他們均發音正確。」

現正於一間商業媒體公司從事「影片剪輯」工作的Sam表示,她其實亦一直有參與影視現場製作的工作,今次她參與「新金山」的製作,是因為演導在網上召募制作團隊時,她認為自己的條件適合而應徵。
至於另一位幕後功臣,則是SBS廣東話節目組的資深廣播員及製作人溫楚良,因為制作團隊亦一度要求Sam全權負責翻譯的工作,但Sam認為自己的中文程度或許未能勝任而宛拒,因此,制作組亦誠邀Aaron參與翻譯工作,讓Sam可以專注於其指導角色。

「廣東話對白的第一稿主要由Aaron翻譯...但因應為我與演員長期工作的關係,我比較理解各人的能力,以及其角色的要求,所以,最後我還是做不少譯翻的工作,以幫助他們能更貼切地配合角色。」

「我的現場工作,是與演員排練廣東話對白,幫他們理解自己的廣東話對白,亦要解答他們的疑問,以及在現場作出指導,以及處理一些臨場的狀況,例如,有時導演想即場修改一些細節,我就要在現場為他們翻譯...而現場所有道具、裝飾,所有有中文字的東西我亦要負責跟進。」

「之後我亦會提出一些建議,因應我們要經常在電話中討商如何改善、有甚麼字眼會更加適合,之後亦我們亦要將有關翻譯,再交給另一位對白總監(Script Coordinater)再審視對白與英文原意是否有大出入。」
而一眾演員的廣東話表現又是否達標?想知就要留意今個星期三播出的SBS新劇集「新金山(New Gold Mountain)」。

另外到底Sam為何會成為一位影視制作人?華人在澳洲從事影視製作又是否比其他人要花上更大的努力?想知就請留意【我不是名人】的足本錄音。

《新金山》將提供體中文、體中文、阿拉伯文、越南語和韓文字幕,並將加入SBS On Demand字幕合集。

《新金山》將在10月13日週三晚上9點30分於SBS頻道和SBS On Demand平台播出首集,在10月14日週四、20日週三和21日週四晚上9點30分繼續播出。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新金山】教演員講「最地道廣東話」 年輕對白指導如何克服挑戰?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