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香港記者深入烏克蘭戰區採訪 留守至最後一刻

Hongkonger journalist Kaoru Ng reporting in Kyiv

香港攝影記者吳侃臻深入烏克蘭戰區採訪 Source: Supplied; Kaoru Ng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經踏入第八日,剛進行完第二輪和談未有解決跡象,正當不少烏克蘭人逃離家園的時候,香港獨立攝影記者吳侃臻(Kaoru Ng)卻深入戰區為大家報道歷史真相,目前身處基輔的他接受 SBS 中文廣東話節目訪問時表示,會在烏克蘭「留守到最後一刻,直至非走不可為止。」


正當俄羅斯向烏克蘭拉開戰幔之際,Kaoru 逆流而上深入烏克蘭首都基輔,為大家報道當地的戰況,戰事進入第八天,Kaoru 形容戰況一天比一天嚴重:「現在是晚上通常過了六時之後,俄軍通常都會開展攻勢,之前一直都說離開不到市中心,今天我們就專程租了一兩車離開市中心,可能會去一個較遠、地鐵線末端的地方,可以看到那個警戒狀態都頗為嚴重。」

他指,街上設施不少用鐵架築成的路障,有手持機關槍的人駐守,以及「不時都會聽到遠方傳來俄軍的爆火聲,以及火箭炮的聲音。」
Gunman and barriers at Kyiv
基輔城內遍佈用鐵架築成的路障,有人手持機關槍駐守。 Source: Supplied; Kaoru Ng
Kaoru 昨天前往了基輔西面一個比較遠的地方,發現有一道橋已經被俄軍用火箭炮炸毀,他指「我們過橋的時候,都感覺到很驚慌地跑過去,遍地子彈殼,以及不時都會在地上看到子彈頭」。

烏克蘭人不會接受無條件投降

被問到俄羅斯與烏克蘭剛進行完第二輪的和談,對戰事有否帶來幫助?Kaoru 訪問了當地的民眾,「他們都對這個和談不抱樂觀的態度」,主要是他們認為「俄羅斯總統普京對戰況頗為樂觀,雖然俄軍損失慘重,但仍然沒有很大的讓步的跡象,可能都是希望烏克蘭無條件投降,放下武器才可撤兵」。
Ukrainian waving the Ukrainian flag
Kaoru指,烏克蘭人希望戰事早日結束,同時不會接受無條件投降。 Source: Supplied; Kaoru Ng
Kaoru 又指,以烏克蘭目前一貫的作風,「是不會接受無條件投降」,他又坦言,有很多烏克蘭人希望戰事早日結束,「但如果以無條件投降作為一種結束戰爭的理由,相信烏克蘭人是不會接受的」。

基輔大部分民眾已撤離 沒出現搶掠

至於基輔目前市面的情況,Kaoru 指仍有民眾間中出來買食物,但仍在營業的舖頭是「少之又少,只有平時一至兩成商舖是有營業的」,他又說,民眾出來買日常用品時秩序良好,「沒有出現搶掠的情況,亦沒有搶東西買的情況,他們如非必要都不會出街」。
People in Kyiv are in order
Kaoru指,基輔只有少數舖頭營業,民眾沒有出現搶掠。 Source: Supplied; Kaoru Ng
連日來在新聞片段看到,在戰事初期有大量民眾逃離戰火現場,Kaoru 說,目前這個情況暫時告一段落,「因為想離開烏克蘭的人一早已經走了」,但官方沒有公布數字市內仍有多少民眾,但他驟眼看來,很多人已經撤離,「他們家中,夜晚都沒有開燈,而在街上,可能走了一段時間才會看到兩至三個人」。

採訪到最後一刻

正當大部份烏克蘭人都已逃離家園,Kaoru 卻在此時此刻深入戰區,這是沿於他曾經在白俄羅斯採訪過一些在當地抗爭的人,認識了一些朋友,他們很多都是當時因為逃避白俄羅斯的「白色恐怖」而逃到烏克蘭,加上在烏克蘭亦有一些朋友,令 Kaoru 一直對兩個這東歐「唇齒相依的國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與這裡的人和事結下不解緣。
Hong Kong Journalist Kaoru Ng
香港獨立攝影記者吳侃臻Kaoru Ng Source: Supplied; Kaoru Ng
現在每天活在槍林彈雨下,Kaoru 仍然未有離開戰區的念頭,繼續留在當地為大家關注戰火的情況。
基於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我盡量會留守到最後,直至非走不可的一刻。
Kaoru 在烏克蘭登記了自己擁有英國公民的身份,雖然當局不會派軍隊營救,但仍能提供一些物流上的支援。

被問到會否擔心性命安全,他坦言「很難會完全安全」,更指他兩日前採訪過的電視塔,日前被俄羅斯軍隊的一次大規模轟炸中擊中了,當場造成六人死亡,他指「其中一個死者都是記者來的」,因此在戰區採訪會有一定的危險,「唯有自己小心一點」,他會盡量避免前往一些政府的建築物,以及遠離一些發電塔、通訊設施甚至橋樑,這些容易成為俄軍攻擊的目標,「如非必要不會行近」,確保自身安全。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