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快報】何謂「疫苗+」策略?(1月7日)

疫苗快報

疫苗快報 Source: Source: SBS中文疫苗快報 Source: SBS中文; Getty Images/Malte Mueller

有專家指,澳洲保護民眾安全的防護措施已經崩潰,澳洲人要自生自滅, 現時急需新策略應對並「拉平曲線」。 究竟何謂「疫苗+」策略?


  • 【新州住院人數破紀錄】新州增38,625宗新冠病例 維州病例略跌至21,728宗
  • 維州今起要求使用快速抗原測試確診者   自行向衞生廳上報確診結果
  • 【民眾自生自滅?】澳洲疫情發展有兩條路揀 

【新州住院人數破紀錄】新州增38,625宗新冠病例 維州病例略跌至21,728宗

新州和維州因Omicron變種病毒傳播,導致住院人數增加。

新州衛生部表示,新州的住院人數破紀錄有1,738 人,比昨日(1月6日)的 1,609 人多,有134人在深切治療部,比24小時前多3人。

維州的住院人數也有所增加,截至周四,住院患者為 644 人。

有 58 名患者正在深切治療部,增加了 7 人。

同時,新州的新冠確診病例也在急增,新州新增38,625宗感染和11人死亡,比前一天的每日新增個案34,994宗增加了 3,631 宗。

維州公佈單日新增21,728宗新冠病例和6宗死亡病例,與昨日錄得的21,997宗感染個案比較略有下降。

另外北領地昨日宣佈,對未接種疫苗者實施居家令,以遏制新冠病毒傳播,禁令有效直至下星期一。未接種疫苗者,只有三個理由離開屋企30公里範圍,皆為尋求醫療服務,包括新冠病毒檢測及接種疫苗,購買必需品及服務,以及為有需要者提供護理。昨日北領地公佈錄得256宗新增感染,是單日新高。


維州今起要求使用快速抗原測試確診者 自行向衞生廳上報確診結果

由於澳洲全國各地的新冠病毒檢測設施不堪重荷,國家內閣經過商討後宣布,修訂現時使用快速抗原檢測而確診嘅的人士不再需要進行 PCR 檢測。同時,總理莫里遜(Scott Morrison)表示,一些經快速抗原檢測而確診同時症狀較輕的人士,現時是可以使用電話診症系統,在家中從他們的家庭醫生那裡尋求支援。

莫里遜表示:『最重要的是打電話給你們的醫生。現時病例數目並非主要問題,而是如何讓病人獲得護理才是問題所在。聯邦政府為市民提供電話診症醫療服務,令他們能夠可以在家中料理病情,而如果情況惡化才尋求進一步的幫助。』

同時,有關確診者仍然需隔離 7 天及通知期密其接觸者。

澳洲皇家全科醫生學院院長普萊斯(Karen Price)表示,政府希望所有確診者聯繫家庭醫生可能會在執行上帶來許多挑戰。她說,鑑於全國的確診病例數量不斷增加,家庭醫生診所系統可能因此而崩潰。她與澳洲醫學協會新州分部主席邦寧(Michael Bonning)都表示,希望確診人士對診所員工要有耐心。

邦寧說,一些經已接種了雙劑及加強劑疫苗、同時沒有慢性疾病而病情是屬於輕微或只是有中等病情,例如只是像患上感冒等的人士是應該能夠在家庭醫生的支援下留在家中養病。同時他們亦可以打電話與醫生預約做電話診症。

由於各州和領地都可以自行選擇如何實施國家內閣關於快速抗原檢測的最新建議,所以我們亦會與大家報道各州及領地現時的情況。

首先,新州政府尚未宣布要求確診者是否需要向該州衛生部門上報他們透過使用快速抗原檢測而確診的要求。莫理遜早前表示,各州及領地可能需要數個星期才能夠確定最終報告確診數字的機制。

不過,維州政府經已表示由今日開始會要求確診者透過致電衞生部門或在網上填寫表格來報告他們確診的消息。

維州署理首席衛生官考伊(Ben Cowie )表示,任何在快速抗原檢測中檢測呈陽性的人士與任何通過 PCR 檢測呈陽性的人士都擁有相同的權利和義務,包括獲得臨床服務和福利的支援,同時,亦要進行隔離,亦即是他們不可以購物,亦不能夠探望其他人。同時,他亦不鼓勵市民需再做 PCR檢測以確定他們是否確診。

至於塔州亦將以快速抗原檢測作為診斷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主要工具。透過這個過程而確診的人士亦與接受 PCR檢測而呈陽性人士要求進行隔離的情況相同。

南澳亦表示,他們將會記錄透過快速抗原檢測確診的數字計算入該州的每日確診病例報告裡面, 以便有關當局將能夠跟進確診者的情況,並提供適當的信息和護理服務。

另外,昆州政府則表示,他們正在開發一個系統,讓居民可以通知昆州衛生廳他們使用快速抗原檢測確診的結果。昆州衛生廳長達斯(Yvette D'Ath)表示,居民應該遵行新的指引,除非身體感到非常不適,否則便不應進行 PCR 檢測或者前往急診室。

北領地則決定暫時不會採用呢個新政策,部長根納 (Michael Gunner) 表示,因為北領地係有足夠的 PCR 檢測能力。

雖然政府對檢測新冠確診的制度是有所改變,但要找到快速抗原檢測套件亦不容易,而且價錢同及市民可以負擔購買的能力都是一個問題。墨爾本大學流行病學家布萊克利教授(Tony Blakely)說,他擔心這個情況會令各州及領地政府無法及時控制在社區中的新冠個案。

【民眾自生自滅?】澳洲疫情發展有兩條路揀

有專家指,澳洲保護民眾安全的防護措施已經崩潰,澳洲人要自生自滅, 現時急需新策略應對並「拉平曲線」。 究竟何謂「疫苗+」策略?

世界衞生組織新冠病毒疫苗成份技術諮詢小組成員麥金太爾(Raina MacIntyre)教授撰文指,澳洲在控制疫情方面,已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從原本成功控制新冠疫情,變成現時世界上每日確診病例增幅最高的國家。

病例爆炸式激增 實際確診遠高於官方數字

除西澳外,全國的確診病例爆炸式激增。

而實際感染病例可能遠高於官方提供數字,因為許多病人甚至無法進行病毒檢測,或只進行了快速抗原檢測,而這些數字均未有納入數據。

身體較弱的弱勢社群在檢測中心輪候數個小時,卻被拒之門外。亦有人發現檢測中心在未有任何解釋的情況下關閉。

麥金太爾教授認為,州及聯邦政府未有立刻為檢測服務增撥資源,反而是通過縮緊能夠接受檢測者的資格以及密切接觸者的定義,進一步限制了民眾能夠檢測的機會。

由於傳統的PCR檢測系統超出負荷, 州及聯邦政府經已將快速抗原檢測作為重點策略。然而,這些快速測試並不是免費,而且購買非常困難,並有價格被炒高的現象。

受病毒測試難以獲得、昂貴、和PCR檢測服務受限制的效應影響,令確診病例數字出現誤導性偏低。

加上接觸者追蹤行動大幅減少,令疫情控制的兩大支柱 - 檢測和追蹤 - 均被推翻。但國家計劃的模型研究假設,這兩項(檢測和追蹤)措施將仍然存在。如沒有有關支柱,情況會變得更壞。

麥金太爾教授表示,我們之前擁有的保護措施經已崩潰,民眾現時只能「自生自滅」。她說,我們現在急需改變現有計劃,並實行「疫苗+」策略去拉平(上升的確診數字)曲線。

現時有數據表明,接種兩劑疫苗對有症狀的 Omicron 變種病毒感染的保護作用並不大。

多個國家經已嘗試過僅靠接種疫苗來應對疫情的策略,但均已失敗。

由澳洲多領域科學家組成的組織「OzSage」已經警告指,單靠接種疫苗並不足夠。

即使12月初出現了Omicron變種病毒和不斷飆升的確診病例,但新州政府仍然堅持實行開放路線圖,包括取消室內佩戴口罩及使用二維碼簽到的要求。

於12月下旬確診病例按預計飆升。當聖誕節和新年被視為可能變成超級傳播的活動, 新州當局重新引入二維碼簽到和佩戴口罩的強制要求, 不但效率高而且能減低擾民。 然而在幾周內,二維碼簽到政策卻朝令夕改,產生混亂。

麥金太爾教授認為,疫情會向兩個方向的其中之一發展。

第一,如果政策沒有改變,將會出現一個更高、更快的確診數字高峰, 遠遠超過醫療系統的負荷, 這可能會迫使政府封城。 如果只需要氧氣等簡單醫療輔助的病人也無法取得病床,死亡率將開始上升。

第二,另一種選擇則是使用「疫苗+」策略,拉平上升確診數字的曲線,並減輕社會和醫療系統的負擔。

 「疫苗+」措施包括:

1.    擴充PCR測試供應,以及效法英國、美國及新加坡,向民眾提供免費快速抗原測試。

2.    以現有的二維碼簽到措施作為基礎,發展電腦化的確診者自動追蹤系統。

3.    強制民眾於室內佩戴口罩,以及為 N95 等強效口罩提供津貼。

4.    加快第三針加強劑注射, 以及確保第四針供應充足以備所需。

5.    加快5至11歲兒童的防疫注射。

6.    確保室內空氣安全,包括學校。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離。請查閱所屬州份或領地的聚會限制規定。

目前可在澳洲多個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如出現傷風或感冒症狀,應致電家庭醫生或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以安排進行測試

SBS 致力為澳洲多元社區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資訊。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新報導,請前往 sbs.com.au/language/cantonese/coronavirus-updates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