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快報】全球新冠病例再度激增 (3月17日)

疫苗快報

Source: Source: SBS中文疫苗快報 Source: SBS中文; Getty Images/Malte Mueller

世界衛生組織警告表示,新冠大流行還沒有結束,一些國家正經歷著新冠感染率的大幅飆升。


  • 確診病例持續上升住院人數仍在控制中
  • 澳洲總領事促港府重審「熔斷機制」 港人:想離港避疫也不敢
  • 全球新冠病例再度激增 世衛組織:BA.2為迄今最具傳播性變種

確診病例持續上升 住院人數仍在控制中

新州今日報告有1036名患者住院,其中34人在深切治療病房,同時宣布錄得多5人死亡,新增新冠病例有20,087宗。

在維州,有197名新冠患者住院,其中 23人在深切治療部,4人需要用呼吸機,並宣布錄得多7人死亡,以及9,752宗新感染。

新州警務處長韋伯 (Karen Webb) 確診感染新冠病毒,要在家中隔離,但會繼續執行職務。新州警務處發表聲明表示韋伯星期二的快速抗原檢測結果呈陽性,暫時不會親身出席任何場合。

在此之前,昨日(3月16日)維州衛生廳長弗利 (Martin Foley),亦因為有家人確診而要隔離。 

塔州第三輪新冠商業影響支持計劃的申請於周三下午2點開始。如果小型企業在2022年2月15日至2022年3月14日期間因新冠疫情,而出現貿易損失或客戶需求減少,他們將能夠申請1000至10000元的補助金。

南澳周二舉行的新冠準備計劃(COVID Ready)委員會會議,並沒有就口罩令和隔離措施方面,決定出此前預期的政策變化。在南澳,室內公共場所的強制口罩令仍舊有效。

南澳警察局長史蒂芬斯(Grant Stevens)說,這一決定是基於健康建議,並補充說他預計「很快」會看到變化。

澳洲總領事促港府重審「熔斷機制」 港人:想離港避疫也不敢

澳洲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華怡德(Elizabeth Ward)透過 Facebook 貼文致函身在香港的澳洲國民,表明總領事館的團隊將一直努力為國民提供最新消息及安全風險評估、就澳洲及在港澳人社群最關注的議題發聲及進行倡議工作,並為有需要人士盡快提供緊急護照、領事援助及移民入籍事務等服務。

她說:「近數星期,我就目前及計劃中的新冠病毒防疫措施,代表(澳洲國民)向香港政府最高層提出意見。這包括表達出我們社區對有報道指兒童在醫院被迫與家人分隔的憂慮,並重申我們清晰的期望是兒童絕對不應在違反其意願的情況下與家人或監護人分隔。」

「我已敦促香港政府重新考慮目前來自澳洲(航班)的入境禁令,並特別提及有關措施正對澳洲商家及分隔異地的家庭構成影響。」

華怡德續指:「我們所有人都對澳洲於上月為旅客重開國境感到相當高興,但登上航機的過程依然不及昔日一樣簡單。我的團隊正與多間航空公司緊密合作並監察航班座位供應,以協助處於弱勢的澳洲人回家。」

她又指,新冠疫情波及世界每一個角落,需要各國攜手合作努力應對。故此,她亦與香港政府官員分享澳洲的抗疫經驗。她說:「我亦分享了澳洲最近從新冠感染數字激增所獲得的寶貴經驗,供香港政府予以考慮。」

華怡德補充,近期對於香港及在港澳人社區而言都是一個極具挑戰的時刻。她說:「我知道你們當中不少人,就自己在這個城市的未來路向,已經作出或計劃作出一個艱難的決定。亦有人則在摸索自己如何渡過今波的疫情,以及短、中期內將如何生活。」

「這些都是非常個人的選擇,對於每個家庭及每個人都是與別不同的。但我清楚知道你們所作的任何決定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香港特區政府食物及衞生局在回覆 SBS 中文查詢時,並無直接回應問題,包括是否會考慮放寬「熔斷機制」以及是否會參考澳洲的抗疫經驗。

發言人回覆時僅提供特區政府 2 月 23 日的一份新聞稿,以及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分別在 2 月 22 日及 3 月 9 日會見記者時的發言內容。

香港政府早前於 1 月 8 日起對包括澳洲在內的八個國家實施「地區性航班熔斷機制」,其後擴展至九個國家,並一再延長有關限制措施至 4 月 20 日。

港府聲稱,有見香港疫情持續嚴峻,而「向來有大量香港居民由該九個地區回港,為避免在目前遏制本地疫情的關鍵時刻輸入個案為醫療系統帶來額外壓力」,政府決定延長「地區性航班熔斷機制」。

特首林鄭月娥於 2 月 22 日宣佈延長「熔斷機制」生效時間時說:「(地區性航班熔斷機制)即(有關地區)所有航班不能飛抵本港。因為當地疫情仍然肆虐,而且從這些地方回來的人眾多,繼而令抵港確診數字較高。」

港府發言人表示,當局將繼續參考相關數據,在有需要時調整「熔斷機制」所包括的地區,並在稍後視乎海外及本港疫情的最新發展,決定是否撤銷或繼續有關限制措施。

除澳洲以外,其他受「地區性航班熔斷機制」限制的國家亦包括加拿大、法國、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菲律賓、英國及美國。

在澳港人:不能返港探親 家人又不敢來澳

身在澳洲的香港人 Tony 表示,經歷澳洲兩年封關,相當期待澳洲終於在 2 月 21 日重開國境,容許所有簽證持有人進入澳洲。

他向 SBS 中文說:「原本打算今年澳洲開關後可以在年中期間前往香港探親,順道到其他地方出走一下,但『熔斷機制』一再延長,實在難以計劃行程。你如何肯定他們(香港政府)不會又再次延長?」

Tony 又指,眼見香港疫情一直處於嚴峻的情況,相當擔心在港親人的情況。他說:「早前香港出現超市搶購潮,看見整間超市的貨架都是全空,比我們(澳洲)去年及前年的貨品搶購潮嚴重得多!」

他表示,擔心的不單是親人的身體狀況,亦包括他們的心理健康。

「每天數萬眾確診個案,亦對家人造成困擾及壓力,經常擔心自己會隨時染病。」

Tony 指,家人近期亦曾想過立即離開香港到澳洲暫避,但由於擔心港府一再延長「熔斷機制」,於是就打消了有關的念頭。

另一名早前原定在 1 月時由澳洲返港的香港人 Amy,則成功提前在去年 12 月返港。但她表示,知道有很多其他香港人都滯留在澳洲,當中亦包括由香港前往澳洲的旅客。

她說:「很多人需要連番更改機票行程,改完又改、改完又改。但亦有很多人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經歷。他們會到新加坡及泰國等地方住 14 天再返港。」

「你只能等待 4 月 20 日再作打算,或到其他國家『過冷河』14 天。但我認為香港當局到 4 月20 日也未必會重開。」

目前,除了受「熔斷機制」影響的九個國家外,來自其他國家的旅客均可進入香港,但必須接受 14 天酒店強制檢疫,期間進行 6 次病毒檢測;其後再自行監察情況 7 天,期間進行多兩次強制病毒檢測。

SBS 中文亦就此聯絡聯邦外交及貿易部,暫未獲發言人回覆。
全球新冠病例再度激增 世衛:BA.2為迄今最具傳播性變種

世界衛生組織警告表示,新冠大流行還沒有結束,一些國家正經歷著新冠感染率的大幅飆升。

世衛組織說,在連續數周新冠病例的下降之後,全球報告的新冠病例在上周增加了8%,所記錄的病例超過1100萬,新增死亡人數超過4.3萬。

在西太平洋地區,上周的新病例數激增了將近30%(29%)。

自去年12月底以來,西太平洋地區的新冠病例數一直在上升,現在已經超過歐洲,成為全球新增病例的熱點地區,有502萬例,歐洲為499萬例。

世衛組織的新冠病毒病學家克爾霍夫(Maria Van Kerkhove)對全球病例的增加深為關注。她在周三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說:「盡管全球範圍內的新冠檢測大幅減少,但還是出現了(病例激增)這種情況。」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同意這一觀點,他警告說,由於檢測減少而缺乏可見性,這意味著「我們看到的病例只是冰山一角」。

他說:「我們知道,當病例增加時,死亡也會增加,」他強調, 「許多國家的死亡率高得令人無法接受,特別是在新冠易感染的人群中、疫苗接種水平低的地方。」

「我們呼籲所有國家保持警惕」,譚德塞強調,「新冠大流行還沒有結束。」 

克爾霍夫稱,這場病毒大流行已經持續了兩年多,官方宣稱有600多萬人死亡,而真實的數字相信是這一數字的幾倍,而報告病例激增的重新出現是由於「多種因素的結合」。 

她強調,Omicron變種仍在「以非常強烈的程度在世界各地」傳播。

該變種的一個亞系,即BA.2,具有特別高的傳播性,是迄今為止收集和測序的樣本中最普遍的變種亞系。

克爾霍夫說:「這是迄今為止我們看到的SARS-CoV-2病毒中最具傳播性的變種。」 

她說,與此同時,許多國家現在已經取消了大部分的新冠防疫限制措施,而新冠疫苗的獲取和接種一直不公平和不均衡,這使得新冠病毒更易傳播。

克爾霍夫還對「存在大量的錯誤信息」感到遺憾。

「認為Omicron變種是溫和的錯誤信息,認為新冠大流行已經結束的錯誤信息,認為這是我們必須應對的最後一個變種的錯誤信息。」

她警告說:「這真的引起了很多困惑。」

但是克爾霍夫同時強調,全世界知道如何控制新冠疫情。

「好消息是我們擁有能夠減少病毒傳播的工具和措施。」

她說:「我們知道佩戴口罩是有效的,我們了解保持物理距離的作用,我們明白接種疫苗可以拯救生命。」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離。請查閱所屬州份或領地的聚會限制規定。

目前可在澳洲多個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如出現傷風或感冒症狀,應致電家庭醫生或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以安排進行測試

SBS 致力為澳洲多元社區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資訊。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新報導,請前往 sbs.com.au/language/cantonese/coronavirus-updates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