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快報】新州發現首宗XE新冠病例(4月15日)

疫苗快報

Source: Source: SBS中文疫苗快報 Source: SBS中文; Getty Images/Malte Mueller

新州 (NSW) 報告首宗XE 冠狀病毒感染病例。新州衛生局在截至 2022 年 4 月 9 日的每周報告中指出,在最近回澳的海外旅行者中,檢測到BA.1和BA.2的重組病毒。


  • 新州發現首宗XE新冠病例
  • 安老院新冠死亡數字今年較疫症大流行前兩年高
  • 研究稱新冠後遺症可能持續至少兩個月

新州發現首宗XE新冠病例

新州今日錄得16宗新增新冠死亡病例,以及 15,367宗新增感染病例。目前該州有 1,485名患者住院,其中 69人在深切治療部。

新州 (NSW) 報告首宗XE 冠狀病毒感染病例。新州衛生局在截至 2022 年 4 月 9 日的每周報告中指出,在最近回澳的海外旅行者中,檢測到BA.1和BA.2的重組病毒。

在過去的4個星期裡,還發現了6種BA.1與BA.2混合 感染,但個案不屬於 XE 譜系。

維州則錄得 7宗新增新冠死亡病例和 9664宗新增病例。目前有374人住院,其中20人在深切治療部。

維州衛生當局在廢水樣本中,發現了一種新的 Omicron 病毒子變種。從 Tullamarine 集水區的廢水樣本中,檢測到 BA.4 或 BA.5 的子變種。最近在南非、波札那、比利時、丹麥、英國和德國已有少數病例發現這種亞變種。

維州衛生當局在廢水樣本中,發現了一種新的 Omicron 病毒子變種。從 Tullamarine 集水區的廢水樣本中,檢測到 BA.4 或 BA.5 的子變種。最近在南非、波札那、比利時、丹麥、英國和德國已有少數病例發現這種亞變種。

南澳從4月15日凌晨12點開始放寬口罩令。

然而,在殘疾人士護理設施、長者居住護理設施、監獄、懲教設施或培訓中心,以及公立或私立醫院,仍然強制性戴口罩。

居民在醫療保健服務、藥房、病理收集中心、交通服務,包括的士、共乘和其他出租或包車安排,以及機場和飛機上都需佩戴口罩。

安老院新冠死亡數字今年較疫症大流行前兩年高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在安老院內因為新冠病毒死亡的數字,高於疫症大流行頭兩年的總數。

聯邦衛生部今個星期公佈的數字顯示,在2022年,有1,088名安老院住院者因為新冠不治。

而截至2021年底,總共有918名安老院住院者不治。

自從疫症大流行以來,全國安老院內有大概28,000人感染新冠病毒。

另外,國家免疫研究和監測中心為父母設計一套工具,讓他們決定孩子是否適合接種新冠疫苗。工具會提供有關病毒和疫苗的所有資訊。

與此同時,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已授予 InspectIR 的新冠檢測吹氣儀器的緊急使用授權,該儀器可在不到三分鐘的時間內,使用呼吸樣本檢測新冠病毒。

這是同類儀器中的第一個,大小與隨身行李差不多,可以放置在醫生辦公室、醫院和移動測試點。

研究稱新冠後遺症可能持續至少兩個月

世衛組織(WHO)委托進行的一項研究聲稱,長期新冠或被稱為長程新冠、後新冠症狀或新冠後遺症,其症狀可能持續至少兩個月,並且無法通過其它疾病診斷來解釋。

該研究表示,新冠後遺症的常見症狀包括疲勞、呼吸急促和認知功能障礙:

「患者可能在從急性新冠發初步恢複後,重新出現這些症狀,又或者這些症狀從最初感染持續存在。症狀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波動或覆發。」

對於患有新冠後遺症的人數,卻沒有明確估計。 

英國國家統計局使用當地新冠感染調查數據報告表示,截至2022年1月31日,有150萬人正在經歷自我報告的新冠後遺症。

新州的一項研究發現,確診新冠的人當中,約有5%有新冠後遺症的症狀。

維州衛生和公共服務部列出的新冠後遺症症狀可能包括:

  • 呼吸急促
  • 咳嗽
  • 疲勞/疲憊
  • 注意力/記憶力問題
  • 情緒變化——焦慮、抑鬱、壓力、內疚感
  • 嗅覺或味覺喪失
  • 頭痛
  • 睡眠問題
  • 心跳加重/心悸/心跳加速/胸痛
  • 皮疹
  • 肌肉酸痛和關節疼痛
澳洲衛生和福利研究所正在推進一個項目,聯繫國家層面的新冠病例數據與行政數據,預計這將促進對新冠後遺症的研究。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離。請查閱所屬州份或領地的聚會限制規定。

目前可在澳洲多個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如出現傷風或感冒症狀,應致電家庭醫生或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以安排進行測試

SBS 致力為澳洲多元社區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資訊。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新報導,請前往 sbs.com.au/language/cantonese/coronavirus-updates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