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隔離】用手機程式監督隔離可靠嗎?

Northern Territory to begin home quarantine from 23 November

Northern Territory to begin home quarantine from 23 November Source: Getty Images/Justin Paget

隨著防疫限制陸續放寬,各州政府分別試用手機程式來輔助執行家居隔離的措施。麥恬生(Caroline Mak) 在【科技世界】與大家談談「家居隔離手機程式 」背後的科技及其可靠性。


要點:

  1. 程式功能:隔離者可用手機在指定地址進行人臉簽到、輔助每日症狀檢查和提供健康支援
  2. 主要利用兩種科技:定位技術和人臉辨識技術
  3. 這兩種技術的可靠性近年大大提高,要欺騙程式需要使用特殊技術,非普羅大眾所能輕易掌握         
  4. 要保證「家居隔離手機程式 」可行,必須要有內置反欺騙技術、要達到所需準確性水平、和安全保護個人私隱
 


家居隔離手機程式的功能

以南澳的 Home Quarantine SA 為例,這手機程式有以下功能:

  1. 隨機實時人臉簽到以確認隔離者身在註冊的隔離地址。
  2. 個性化的測試和隔離日程 (Personalised testing and quarantine schedule),以幫助計劃和處理隔離。
  3. 每日症狀檢查。
  4. 提供身心健康支援和資源。
使用者要提供完整的法定姓名、出生日期、批准的隔離地址、手機號碼、電郵地址等。

手機上必須先允許推送通知、位置服務和使用相機 (push notifications, location services, camera)。

手機會隨時收到通知,要求隔離者面對手機上的相機進行簽到,程式亦會利用定位服務確認隔離者身在註冊的隔離地址。

利用定位和人臉辨識科技

家居隔離程式主要利用兩款科技:定位技術 (GPS Tracking)和人臉辨識技術 (Facial Recognition)。

定位技術:常用定位技術包括衛星定位 (GPS、北斗、伽利略等)和地面輔助定位 (基站定位、WiFi 輔助定位)。這些都是手機上可提供的定位技術。
人臉辨識技術:較早期的技術主要是運用數位訊號處理 (DSP -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但有僅能辨別正面的限制。近年隨著人工智能 (AI) 的發展,人臉辨識採用深度神經網路 (DNN - Deep Neural Network) 技術,除了大幅提升辨識率外,也可辨別各種角度的臉部,對於人臉辨識的普及有極大的幫助。
兩款技術的準確度

定位技術:手機會利用上述的不同定位技術互相補足來判斷位置,準確度可算相當高。但一些客觀條件,例如周邊的訊號強度和天氣情況也可能會影響手機定位。

人臉辨識:隨著DNN 和人工智能採用深度學習 (Deep Learning) 的不斷進步,準確性大大提高,很多應用程式都已能準確利用這技術,例如密碼管理程式 True Key、員工或學生簽到程式 Railer 等。但也有一些因素可能影響到辨識的準確度,例如圖像質素、手機質素、及一些種族的因素。

可以瞞過家居隔離程式嗎?

要欺騙這兩類技術並不容易。

定位技術:要欺騙 GPS 是比較複雜,但要視乎程式是怎樣編寫。例如一個流行的遊戲程式 Pokemon Go 的定位功能非常可靠,難以欺騙。雖然目前市面也有一些用作欺騙定位的程式,但較為複雜,非一般公眾懂得採用。

人臉辨識:有一些2D 和 3D攻擊程式,是針對欺騙人臉辨識技術,但也有主動閃存 (active flash) 是一種先進且有前途的技術,可防止 2D 和 3D 攻擊。

其他家居隔離監督技術

香港曾經採用腕帶配合應用程式來監督入境者進行檢疫隔離,這是利用二維碼 (QR code) 和地理圍欄技術 (geofencing)。在澳洲的刑事司法制度下,也有採用配合GPS 的腳鐲 (Ankle Tag) 來進行電子監控,有評論認為這方法也可用作監督家居隔離。

總結

無論部署何種應用程式或技術用於監督家居隔離,都必須達到其目的的準確性,要內置反欺騙技術以確保定位和人臉辨識不被欺騙,更要保證私隱不會洩漏。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離。請查閱所屬州份或領地的聚會限制規定。

目前可在澳洲多個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如出現傷風或感冒症狀,應致電家庭醫生或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以安排進行測試

SBS 致力為澳洲多元社區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資訊。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新報導,請前往 sbs.com.au/language/cantonese/coronavirus-updates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