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爭議宗教反歧視法本周遞交國會對你會有甚麼影響?

Prime Minister Scott Morrison at Parliament House in Canberra.

Prime Minister Scott Morrison at Parliament House in Canberra. Source: AAP

總理莫里遜一直希望引入的宗教反歧視法案內容終於公布,目的是想為有信仰的人士提供更大的保障。


而這項具爭議性的法案,在諮詢期間就出現了有關該法案是否可以在不影響他人權利的情況下立法保護宗教歧視的問題,引起激烈的辯論。

有關法案是聯邦政府在2019年的一項選舉承諾,目的是針對2017年有關同性婚姻立法的爭議有關。而這項法案的最終版本預計將會在今個星期由總理莫里遜提交予國會審議, 雖然在這項法案中一些具爭議性嘅地方經已被刪除,但該法案就仍然引起性小眾 LGBTIQ+ 群體的關注。

該法案指出,立法的目的,是「盡可能」消除基於宗教信仰對一些人士所造成的歧視,其中包括基於一個人的信仰而讓他在其個人及職業或受教育機會上受到歧視,而這些行為都屬於非法。

同時,法案亦包括保障澳洲人因為信仰所發表的一些聲明不會受到州反歧視及平等機會法的約束。例如是適度地表達一些沒有煽動仇恨或暴力, 同時亦不會「構成誹謗」的宗教觀點。

法案亦提出,如果這些聲明被確定是屬於「惡意」又或是「一個有理智的人會認為是覺得受到威脅、恐嚇、騷擾或誹謗一事個人或團體」的話,這些聲明便不會被允許出現。同時,法案亦為沒有宗教信仰的人提供類似的保護。

另外,法案亦保留了一項規定,賦予宗教機構優先僱用逾該機構信念相同的人的權利。法例規定,由宗教團體所經營的護老院、所提供的住宿及殘障服務是可以優先僱用與該機構有一樣信仰的員工。但法案亦表明,由宗教團體所開辦的學校及大學等的教育機構「必須制定與就業背景下的相關公開政策」。法案指出,如果這些機構「真誠地優先考慮持有或從事特定宗教信仰或活動的人」,這些機構是不屬於違反州或領地的法律。

法案又補充指,有關政策必須講出「宗教團體對特定宗教信仰或活動的立場,並解釋宗教團體將如何執行該立場。」究竟各界對該法案又有何看法呢? 詳情請聽鄺美玲和梁焱剛的報道。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