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角度看鼻炎與鼻竇炎的分別 兩者如何治療?

pexels-olly-3783806.jpg

很多人會把鼻炎與鼻竇炎混為一談,其實兩者分別很大。 Credit: Pexels/Andrea Piacquadio

不少有鼻疾的患者,對鼻敏感或鼻竇炎是分不清的,只要有鼻部的症狀,就認為患鼻敏感多年了,用過很多消炎藥都不好。在醫學上來說,鼻敏感與鼻竇炎是兩個不同的病,它們的致病原因、臨床症狀以及治療原則,都屬於完全不同的鼻部疾患。


在這節「專家話你知」環節裡,陳曙儀中醫師將會為大家拆解這個謎思。

鼻敏感是以肺脾虛弱,易受風寒為特點,所以治療以補虛肺脾,辛溫散寒為原則,飲食湯水以進補為主,例如:

(1) 黃芪紅棗粥:黃芪 30 克、紅棗 30 個、米適量煲粥,粥成後可加肉片;

(2) 加味玉屏風湯:生薑 30 克、大棗 10 個、黃芪 30 克、防風 10 克、白術 30 克、雞肉 300 克,煲湯 1-2 小時,以上湯水有補氣固表、養血祛風的作用。

鼻竇炎則是以肺部郁藏熱毒、肺竅不通為特點,故治療上以疏風清熱,散邪通竅為原則,飲食上應禁忌溫熱上火食物,食療湯水以有清涼瀉火功效為主,例如:

(1) 鮮苦瓜汁:鮮苦瓜 1-2 個,榨汁飲用;

(2) 公英地丁銀花茶:公英、地丁、銀花各 20 克、冰糖適量,水煎當茶飲用;

(3) 薄荷銀菊飲:薄荷、銀花、野菊各 10 克,滾水沖茶,頻飲。

陳醫師還解答聽眾的詢問,包括手患關節炎,痛至難以入睡;皮膚痕癢;晚上難以入睡,凌晨 4 時必定會醒過來。

以上內容為一般性資訊、並非具體建議。如欲進一步了解與您個人有關的準確信息,請詢問專業意見,或向你醫生、中醫師查詢。

請點擊收聽這節由溫楚良主持的「專家話你知」。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及節目重溫。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中醫角度看鼻炎與鼻竇炎的分別 兩者如何治療?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