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話你知】熱衰竭可以變成中暑

Place ice bags over as much of the body as you can against heatstroke.

應對熱衰竭和中暑,可以使用冰袋冷敷頭部、腋下及大腿根部。 Credit: Leonid Antsiferov/ Unsplash

在今天的「專家話你知」節目裡,溫楚良邀請到西雪梨大學林奇恩教授 (Professor Danforn Lim),講解酷暑時會較多出現的熱衰竭 (heat exhaustion) 和中暑 (heat stroke)。


熱衰竭是因為天氣酷熱或劇烈運動下,流失過多的水份和電解質,從而出現的血液迴圈機能衰竭。症狀包括血壓下降、脈搏呼吸加快、大量出汗、皮膚變涼、血漿和細胞間液量減少、暈眩、虛脫等症狀。這可能是中暑的前兆。

中暑又稱熱中暑,屬於熱傷害中最嚴重的類型。在無法散發熱量的環境中,造成身體的核心體溫升高超過 40.5℃。

林奇恩教授今天會提及一些有效避中暑,以及如何治理熱衰竭和中暑。

另外,林教授也解答大家的電話提問,包括有人問 60 多歲的長者需要進行心瓣膜 (heart valve) 置換手術。醫生給了兩大方案 —— 牛心瓣膜或金屬心瓣膜。林教授解釋兩者的利弊。

另外,有聽眾表示,6 周前洗澡時跌倒,躺在浴室地上兩天。目前手腳都出現麻痺,非常難受。看了醫生也解決不了問題,究竟林教授有何見解呢?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專家話你知】熱衰竭可以變成中暑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