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百寶箱】北約擴張至亞太:用意何在?

NATO CHINA RUSSIA.png

(左至右:)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北約秘書長斯托爾騰伯格 (Jens Stoltenberg)、俄羅斯總統普京 (Vladimir Putin)。 Source: SBS, AAP / Leah Millis/Pool Photo via AP ; EPA/TOMS KALNINS ; Dmitry Azarov/Kommersant/Sipa USA

北約峰會 (NATO summit) 本星期於立陶宛維爾紐斯 (Vilnius, Lithuania) 舉行。自俄羅斯在去年 2 月入侵烏克蘭以來,北約組織 (即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的會議及峰會,較往年受到更大的關注。


今年的峰會除了將討論為烏克蘭提供的軍事援助甚至考慮批准烏克蘭加入北約、對北約組織的軍事戰略進行自冷戰以來的最大規模改革外,峰會亦將討論北約是否在日本東京設立協調辦事處。究竟此舉有何用意?

原文出自《The Conversation》,作者為雪梨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兼政府與國際關係學系高級講師格爾吉奇 (Gorana Grgić) 博士
澳洲總理艾巴尼斯 (Anthony Albanese)、新西蘭總理希健斯 (Chris Hipkins)、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Fumio Kishida)、南韓總統尹錫悅 (Yoon Suk Yeol) 於 2023 年 7 月出席在立陶宛舉行的北約峰會,是四國領導人自 2022 年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的峰會以來,連續第二次出席北約峰會

雖然北約試圖向亞太地區國家「招手」的意願仍可被視為「初步」的階段,有關舉動就已經觸發內外抨擊。

法國總統馬克龍 (Emmanuel Macron) 已表明反對在日本東京開設北約協調辦事處,而澳洲前總理基廷 (Paul Keating) 更形容北約秘書長斯托爾騰伯格 (Jens Stoltenberg) 試圖加強北約與亞太地區國家的聯繫,是一名「終極蠢材」(supreme fool)
正當北約目前最重要的著眼點是密切注視俄烏戰爭的事態發展,為何北約對地球另一邊的亞太地區有如此大的興趣,更邀請澳新日韓四國領袖參與北約峰會?

印太事態發展「直接影響」歐洲大西洋安全

雪梨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兼政府與國際關係學系高級講師格爾吉奇 (Gorana Grgić) 博士表示,首先,這四個國家都在國際舞台上較公開支持烏克蘭並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令他們獲邀參與北約峰會變得相對合理。

同時,北約組織於 2022 年闡述其價值觀、宗旨及角色的重要文件《戰略概念》(2022 Strategic Concept) 中,亦有相對大的篇幅提及印太地區,並首次提及中國的野心及政策將對北約安全構成重大的挑戰,特別是在俄羅斯及中國兩國不斷加深合作關系的情況下,將對現行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構成威脅。

《戰略概念》更明確表示,印太地區「的事態發展足以直接影響歐洲及大西洋的安全」,故此有必要強化目前與該區國家的現有合作夥伴關係並建立新的聯繫。
雖然有部份研究印太國家與北約組織合作所能帶來利弊的政策分析家,對北約增加參與印太地區的事務有所憂慮,事實上,在今年的北約峰會舉行前,北約就已開始落實與印太四國的合作關係,其中率先與日本及澳洲落實夥伴協議。

七月初,日本傳媒報道,日本及澳洲政府經已完成與北約組織就全新協議《單獨定制夥伴關係計劃》(Individually Tailored Partnership Program; ITPP) 的商討工作。

這份協議清楚闡述兩個國家分別與北約組織之間的主要合作範疇,其中重點包括全球關注的議題,如海事安全、網絡安全、氣候變化、外太空,及人工智能等新興科技。
而新西蘭及南韓亦正各自就這份協議與北約進行商討,預料亦快將達成共識。

而在軍事國防方面,北約及四個亞太國家將致力改善軍隊的「協同工作能力」,即不同軍隊及防禦系統之間有效合作及協調行動的能力。

格爾吉奇博士表示,要達到這一點,雙方可能需要加深對彼此軍事資產的了解、改善雙邊軍人及其他軍事成員的關係,並進行更多聯合軍事演習。

至於北約組織在這個時刻選擇加深與印太地區夥伴國家的關係,格爾吉奇博士認為,有關合作關係將建基於目前的澳英美協議 (AUKUS) 四方安全對話 (Quad) 等安排,成為美國、其西方盟友及印太地區國家之間另一個重要外交及安全連繫。而此後,北約亦可在未來數十年研究進一步與世界其他國家建立合作關係。

應對新挑戰的「重要舉動」

格爾吉奇博士表示,北約過往與印太地區國家的合作,牽涉集中資源在非北約成員國的安全行動,包括 1990 年代的巴爾幹地區 2000 年代的阿富汗行動。但如今,強化北約及亞太國家的合作關係,則被視為應對俄羅斯及中國所帶來的新挑戰及威脅的重要舉動。

博士強調,這並不意味北約軍隊或軍事設備將被永遠常設於亞太地區,亦並不代表印太國家對烏克蘭提供的軍事援助將在歐洲成為永久性的安排。

同樣,雖然北約與亞太合作是為加強美國盟友在亞太地區的協調溝通,此舉並不代表亞太地區將組成一個類似於北約組織的軍事協議。

然而,有鑑於俄羅斯及中國對區內所帶來的複雜緊張局勢,目前各國確實有必要加強彼此之間的協調及合作,而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亦能有助解決虛假資訊、海事安全、網絡安全防禦及太空競爭等各種問題。
NATO Summit - Vilnius
澳洲總理艾巴尼斯 (Anthony Albanese; 圖左) 及北約秘書長斯托爾騰伯格 (Jens Stoltenberg; 圖右)。 Source: AAP / ABACA/PA/Alamy
學者認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及俄羅斯總統普京 (Vladimir Putin) 顯然會希望這些合作計劃放慢進行。

中方早前已經公開批評,北約計劃在東京開設協調辦事處是企圖「破壞地區和平穩定」的舉動。與此同時,澳新日韓四個國家似乎都對各自與北約組織的接觸及合作程度存在期望上的差異,某程度上令中國及俄羅斯感到些少的放心。

但話雖如此,這四個印太國家都在一個基礎事實上達成一致的共識,就是他們都預期未來將面對越來越多來自中國及俄羅斯的挑戰。

詳情請聽余睿章在今集「時事百寶箱」的講解: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