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利用包括污水在內的各種水源,可靠及安全地製造潔淨食水的技術,最少在十年前經已存在。同時,政府長久以來亦一直設有政策,容許食水循環再用以確保水源供應充足。但循環再用食水普及化的最大障礙,是市民的接受程度不足。有全球性研究發現,解決此問題的最佳方法是加強教育並嚴格確保污水處理程序達至最高標準。
READ MORE

雪梨重啟海水化淡廠!你要知道的事
調查發現,很多人均樂意使用經處理的雨水,但卻不願意利用循環再用的家居污水作飲用、煮食或進行清潔。但事實上,依賴雨水來滿足澳洲對食水的需求,存在技術、成本和供應的問題。雨水在使用前必須先進行淨化及儲蓄,而不規則的雨量亦難以保證充足的水源供應。反觀,家居污水(即來自洗手盆、廁所、洗衣機等排向污水處理管道的污水)的供應卻是相對較為穩定。有數據顯示,家用食水供應中有八成水源最後成為污水排出。
此外,家居污水目前已透過管道輸往污水處理廠進行淨化,因此現有系統經已可以將污水處理、淨化,以供用作不同用途。循環再用的水源可用作家居、工業生產、商業、農業、綠化公共空間、撲滅火警、補充河流或地下水的水量等。雪梨科技大學公共政策及管治研究所兼地區政府研究中心教授瑞安(Roberta Ryan)表示,澳洲實在有相當強大的經濟、環境及實際原因,投資更多資源及精力循環再用污水,以滿足本地對食水的需求。

Source: The Conversation; Allan Henderson/Flickr, CC BY
技術上而言,所有水均可循環再用。的確,人類目前飲用的食水,與恐龍所飲用的,來自相同的水源。簡單地理學常識教曉我們,地面的水被太陽蒸發、形成雲層、透過降雨回到地面,然後被土壤吸收、流到地底或流經沙石,再流到海洋及河流。當我們收集並循環再用水源,我們並非在製造更多食水,而是加速水循環的速度,令我們能更快地重複利用水源。
事實上,澳洲一向有循環再用污水。在偏遠鄉鎮有不少地區已有設施淨化污水並排到河流,以供位於河流下游流域的人循環使用。但即使如此,有不少社區至今依然強烈反對興建基礎建設設施,循環再用污水以供家居使用。2006年,在千禧年代乾旱的高峯期期間,昆州Toowoomba當地政府則全面否決了實行這個做法的建議;但其後,西澳柏斯卻成功訂立相關計劃。正當澳洲部份地區再次面對乾旱情況之際,瑞安教授認為澳洲是時候重新探討污水循環再用的可行性。

Source: 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The Conversation
即使最初有多麼不情願,世界各地有不少地方已成功廣泛引入污水循環再用的措施,包括新加坡、埃塞克斯、加州、新墨西哥州、弗吉尼亞州等。澳洲水務服務協會(Water Services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與其他研究機構最近一項研究得出的結論,歸納了實行有關計劃時需要注意的數個要點。
- 留意使用的字眼。例如,使用「廁所水變水喉水」等詞彙,明顯忽略了污水處理過程的準確流程,無助市民接受污水循環再用的模式。
- 社區需要時間適應計劃,亦應得到更多有關污水循環再用的詳細資料,尤其是關於使用安全及風險等資訊。制定政策者應設法向市民提供保證,讓他們能安心使用循環再用的污水。
- 水源的潔淨質量必須達到最高標準,並必須來自可信賴的水源。久而久之,市民就會對污水循環再用的措施感到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