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养娃:最后一次家长会 -虞美丽

昨天晚上我去参加了女儿学校的家长会(Parent-Teacher Interview),出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悉尼今年的冬天来的比较早,这两天温度就降到了10度以下,走在料峭的寒风里,女儿突然叹了一句:这可能是我这辈子最后一个家长会了。我一想,可不是?女儿今年12年级,下半年就参加高考,高中生活马上结束,这可不就是她最后一个家长会,也是我最后一次参加大女儿的家长会?(文/虞美丽专栏文章谢绝转载)

School students

Education expert Ken Boston has come out in support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s school funding plan. (AAP) Source: AAP

说起来,我们小时候在中国上学,也是每年都要开家长会的。有时候学校还会把全校的家长集中起来,先由校长慷慨激昂的讲一番话,然后再分头领到各个教室去,挤在窄小的桌椅中,接受班主任的再教育。

家长会本身,更是一次课业公开大展览,名次公开大比拼。家长会前几天,老师要组织几个写字比较好的学生,像写大字报一样,把每个学生的各科成绩,班级排名,白纸黑字地列了,张贴在教室的后墙上,在家长会那一天昭示于众。那排在前面的孩子,家长脸上自然荣耀,那不幸排在后面的孩子,家长当然少不了尴尬。如果被老师在课堂上再点名批评几句,那家长也是巴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的。课堂上受了羞辱,回家免不了要对孩子老拳相向,最起码也要斥责一番,而这正是家长会想要达到的效果——中国有句老话,知耻而后勇,老祖宗说的,大概是有它的道理,然而外来的羞辱是否一定就能激起内在的勇气?羞辱本身对孩子的心灵难道就没有杀伤力?没有人深究。

所以我还记得,第一次在澳洲参加家长会的时候,我的心里是惴惴的。那时候女儿刚转到这所久负盛名的学校,课业的要求高了很多,拿到的成绩单看起来并不怎么样。小学生的成绩单没有具体成绩,只有各个项目的表现,我看到“outstanding”那一列,居然只有稀疏的两个对号,而在“basic”那一列,却有好几个勾,自然想像得到女儿在学习上的吃力。虽然家长会是一对一和老师见面的,倒是免去了和众人比较的尴尬,但是我的心里,还是生出几分“差生”的自卑来。
然而老师出乎意料地和蔼,拿出女儿的课堂练习,在一堆歪歪扭扭的拼写和幼稚百出的表达中,居然还能找出一大堆值得表扬的地方。当我主动问起女儿在班级的排名时,我还记得老师说的话,大概是说: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小学的阶段,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成长节奏,横向的比较没有意义, 而让孩子在比较中失去了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更是得不偿失。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渐渐也习惯了这样的鼓励教育,在一次次的家长会中也越来越能怀揣一颗平常心,和老师交流。而女儿也在她的节奏里慢慢成长,也长成了她喜欢自己成为的那个样子。拿回来的成绩单,成绩越来越好,原来,从来不用羞耻心去打击的孩子,也能找到自己学习的动力。
School students in Brisbane
Government data shows poor Catholic schools are being short-changed by their own authorities. (AAP) Source: AAP
只是,只是,我终究还是个在应试教育模式下长大的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我还是有一种无法遏止的重视。记得有一次,孩子已经上高中了,拿回来的成绩单,一排“A”里面有一个“B”抢眼地跳了出来,我忍不住就皱了眉头,开口就问:怎么有一个B?

女儿笑了,说,“妈妈你知道吗?我们学校里的学生们也会在一起讨论你们这些家长们。”

“怎么说?”,我问。
“我们说,如果西人的家长看到孩子的report,A就是A,B就是B,就和report上的意思一样。但是我们亚洲的家长看到,A就是Average,B就是Bad,C就是cra, D就是Death,那就死定了.....”
女儿说完我哈哈大笑,还真是这样。虽然现在也努力做个鼓励教育为主的开明家长,但是“狐狸尾巴”还是一不小心就露了出来。

有一次在家长会上,一个老师和我闲聊起,说:其实我挺理解你们这些(移民家庭的)家长的不容易,你们在一个完全不同的背景下长大,要在这里用完全不同的方法养大你们的孩子,对于家长和孩子都是很大的挑战。

我说我尽力吧,我们有适应不同教育方式的压力,也有吸取两种文化的优势,比如我们对教育的重视和投资,恐怕也是学校很希望看到的。我没有说出来的是,在学着鼓励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也学会了鼓励自己,学会用积极的心态来看待教育,看待生活。这可能也是我当家长的意外收获。

龙应台说:“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ta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我能庆幸的是,在这个悉尼初冬的寒冷夜晚,我和女儿聊起来她尚不复杂的人生经历,感叹起不多的几个象征性事件,比如这个最后一次的家长会,留下的大多是温暖的回忆。(文/虞美丽专栏文章谢绝转载)
sbs mandarin social
Source: sbs mandarin

分享

Published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