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文化!乌克兰用立体扫描技术保存文物

Backup Ukraine

Backup Ukraine website Source: Backup Ukraine website

乌俄战争开打至今,已令乌克兰的部分地区变成一片焦土。为了防止许多重要文物被摧毁,乌克兰人正在使用3D立体建模技术来保护文化遗产,以免它们被俄罗斯入侵所摧毁。今日镭射全方位张艾利和大家分享乌克兰人如何透过科技拯救自己的文明和历史。


正确和善良地运用科技,不但可改善生活质素,也能够保护文化遗产,例如修复艺术品、雕像和其它重要的公共文物;然后进行数码备份,储存成为档案,是一种全新的保育概念。

乌俄战争开打至今,在战火中,部份文物已经变成一堆瓦砾。跟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四月初公布,经查证后发现乌克兰境内已经有53个历史遗址、宗教建筑、博物馆在战火下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乌克兰人一直试图利用沙包、保护材料将户外的雕像包裹;用隔版保护教堂的彩绘玻璃,以将破坏程度暂时降至最低。

跟据历史,摧毁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是抹去其民族身份的最快捷方式。有鉴于俄罗斯错误的判断,乌克兰的主权和独立的国家身份,为了抢救遗迹,众多国际团体联合发起「备份乌克兰」(Backup Ukraine)的活动,运用最新的科技来保存历史文物,抢救遗迹的影像,让在乌克兰民众也可以出一分力,帮助保护乌克兰的文化遗产。参与的组织包括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简称UNESCO)、北美的Vice Media Group、丹麦非营利组织Blue Shield Danmark、乌克兰在线遗产紧急救援计划(Saving Ukrainian Cultural Heritage Online, 简称SUCHO)、和乌克兰国家历史博物馆,联合抢救乌克兰遗迹的影像。这些组织以非常严肃和谨慎的态度,对待俄罗斯对乌克兰历史的破坏。
Backup Ukraine website
Backup Ukraine website Source: Backup Ukraine website
「备份乌克兰」在乌克兰招募志愿者,要求他们下载Polycam设计的3D建模App,全方位拍照扫描文物,并上传到云端作为3D建档备份。若文物在战火中被破坏,还有机会通过3D存档备份,列印出来修复。志愿者可扫描一切与乌克兰文化历史有关的文物,包括雕像、公共艺术、宗教建筑、艺术品、画作、建筑内部等公共文物。目前,在乌克兰街头行走依然极度危险,「备份乌克兰」组织的发言人建议参与保护者要保持安全,不要企图在直接冲突的地区进行维护及拍摄行动。

丹麦蓝盾公司(Blue Shield Danmark)主席索伦拿哥赞臣(Søren la Cour Jensen)在一份新闻稿中指出,摧毁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是抹去其民族身份的最快方式。正如人们在二战和后来的许多冲突后所了解的那样,拯救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是重建和复兴社会的最佳途径,而《备份乌克兰》提供了一个新的保育概念和工具;每一个文物扫描,都是保护乌克兰文化的一份重要力量。

浏览更多最新时事资讯,请登上广东话节目 Facebook 专页MeWe 专页Twitter 专页,或订阅广东话节目 Telegram 频道

SBS 中文坚守《SBS 行为守则》及《SBS 编采指引》,以繁体中文及简体中文提供公平、公正、准确的新闻报道及时事资讯。作为一个公共服务广播机构,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语种媒体服务,为全体澳洲人提供资讯、教育性及娱乐性内容,并与此同时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会的特色。SBS 广东话及 SBS 普通话电台节目均已为大众服务超过 40 年。按此进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