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科網人才何去何從

Russia launched its invasion of Ukraine in late February.

Source: iStockphoto / Drazen Zigic/Getty Images/iStockphoto

俄羅斯出兵入侵烏克蘭已超過一個月,經媒體大幅報導,讓世界看到是非黑白。


烏克蘭是全球資訊科技產業人才的搖籃,今次國家經歷重創,這些烏克蘭資訊科技人才的際遇,能帶給地緣政治相近的國家什麼借鏡及警惕呢?今日鐳射全方位張艾利和大家探討一下駐烏克蘭的科網企業如何協助員工渡過難關。
承襲了舊蘇聯時期的科技基礎,獨立後的烏克蘭境內擁有許多科技大學;單單在首都基輔,就有十多所專注於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簡稱為STEM)領域的大學。根據「2019 年歐洲科技狀況」的統計資料,烏克蘭擁有19萬2,100百多名的軟件開發及程式編寫工程師及專業人員,其中17.5%是屬於成立個人工作室,或是自由身(Freelance)的工作性質,而他們的薪水比美國便宜了將近70%。而烏克蘭本身是資訊科技服務外包最熱門的國家之一,在全球科技的貢獻度中排名第一位!當中包括數據管理、電子通訊、雲端計算、遊戲和電子商務是最受歡迎的服務項目。保守估計未來五年烏克蘭的IT服務的出口額急增157%!根據Ukraine Invest研究報告的預測,烏克蘭IT市場的出口規模到了2025年將高達84億美元。

超過一個月的烏俄戰爭期間,駐烏克蘭的國際科網公司,會如何處理他們的員工去向?

總部位於美國加州舊金山灣區的軟件公司Totango,在烏克蘭設有辦事處及十五名員工。他們在戰爭爆發的前幾週,就一直監控當地的緊張局勢。在二月中旬提出將人員撤到以色列特拉維夫的計劃。但出乎意料這些烏克蘭員工中的大多數人選擇不離開,因為他們覺得如果他們留下,便是用行動支持在前線作戰的同胞,代表與他們生死與共,而不是臨陣脫逃。由於Totango的軟件採用人工智慧,連接所有客戶訊息和追蹤客戶的消費行為,按客戶行為喜好而調整銷售策略,且主動與客戶互動,以提高客戶忠誠度和客戶價值。他們稱這是一種「企業客戶成功」(Enterprise Customer Success)解決方案;戰爭和政治不明朗因素令不斷面臨客戶訂單流失的挑戰。而且根據研究,留住一個客戶的成本只有開發一個新客戶成本的五份一!因此「客戶成功」的功能,便需與客戶建立長遠的伙伴和互信關係。

除了Totango,還有WhatsApp、Grammarly、Gitlab和Solana等企業,均在烏克蘭人創立或共同創立的公司。根據《財富》雜誌(Fortune)的報導,國際上有超過125家新創公司在烏克蘭設有辦事處。而隨著俄羅斯的入侵,這些公司均努力協助他們在烏克蘭的員工。例如Totango所做的是將其團隊重新安置到安全的地點,及提供財務上的支援;線上寫作輔助軟伴公司Grammarly 則實施了應急計劃,除了確保其團隊成員及家庭安全外,還包括了確保通信的安全,以及將關鍵業務緊急移轉給烏克蘭境外的單位接手,以確保服務不會中斷。

人力資源專家Sergio Caredda提出了下列幾點建議供在烏克蘭的國際企業參考:

1. 為員工擬定一個備用的財務計劃,以防當烏克蘭的銀行系統停止運作時,員工仍可以獲得外界的財務支援。例如為他們準備一個加密貨幣帳戶,這類帳戶基本上不受該國銀行系統資金轉入和轉出的限制。

2. 為員工安排一個臨時居住及工作地方,讓他們身處異地時,仍然有基本的生活及工作空間,可以安定他們的心神。例如在羅馬尼亞、匈牙利及波蘭,已經建有一些基礎設施及共同空間,可以供逃到當地的科技人才無縫接軌他們手上的工作。但要注意這些國家基本上願意讓烏克蘭籍的人跨境進入,但對於其他外籍的員工,企業要幫他們留意是否需要額外辦理簽證,才能順利進入這些國家。

3. 協助烏克蘭當地的新創企業。因為他們正在尋求與國際上的企業合作或是被合併,以維持他們在當地的運作及團隊。這個「Work with Ukrainian IT」的Telegram帳號,提供了這些新創企業的資訊。

如果想要瞭解烏克蘭最新的科技動態,在Twitter上面有一個可以讓科技領袖們關注的帳號Sifted,上面整理了一份這些來自於烏克蘭的全球科技界人士名單,以及他們在烏克蘭境內和全世界其他地方所分享的觀點和經驗。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