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名廚陳月意:從淘金潮走向澳洲的中國菜

同一家族的三代人,90 歲的陳月意(Elizabeth Chong)、65 歲的 Angie Chong 及 35 歲的 Tess Duddy,都對中國菜結下深厚的感情。他們說,中國人當年在淘金潮時期,在猛猛的明火上使用大鑊煮食,絕對令來自歐洲的淘金工人「大吃一驚」。

Elizabeth:

我的家族在澳洲歷史上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我想可以追溯至 1853 年,當時我祖父是一個大約 19 歲的年輕人,離開中國來到澳洲,他們稱這片土地為「新金山」。 

當時是第一次淘金熱潮,我認為那時還不算熾熱,而是淘金潮剛剛開始。

他來到維州,成為一名道路挖掘工、清理灌木的契約勞工,可能是為早期的英國登陸者建立他們的站點而開闢道路和清理灌木。

他一定表現出很好的領導力,因為在 23 歲的時候,他已經是道路承包商了,他帶著幾百名中國人在維州北部一個叫 Wahgunyah 的小地方清理灌木。 

隨後我祖父成為了一名商人,成為了一名進口商,為因淘金潮而來的中國人進口必需品。 他亦曾經管理多個華人聚居的營地。

58 歲的時候,他決定是時候成家立室。我的祖母是一名被揀選的中國某村莊 18 歲女孩。她在一名長輩陪同下乘船來到 Wahgunyah 與我祖父結婚,他們在那裡定居並且育有六名孩子。

由於是在澳洲出生的華人,他們享有不少特權,可以購買物業並擁有自己的企業。

1901 年,我的祖父決定返回中國。他當時已約 65 歲,年紀老邁。當他們舉家返回中國時,我的父親才年僅五歲。

由於身處偏遠農村,我的父親和他的兄弟受到很少的教育,因此他們在青少年時期則認定澳洲將能為他們帶來更好的將來。我估計,他們來到維州的時候父親是 15 或 16 歲。

他當時開展水果批發業務,並由昆州將香蕉帶到維州。這令父親和他的兄弟們成為維州最大的水果批發商之一。
Elizabeth’s face became well-known from regular appearances on Good Morning Australia with host Bert Newton.
Elizabeth’s face became well-known from regular appearances on Good Morning Australia with host Bert Newton. Source: Supplied
我的母親被許配予父親的時候,他當時 23 歲。我的姊姊 Ruby 及哥哥 Tom 是在墨爾本 Carlton 出生。1929 年,(由於白澳政策),我的母親不能再留在澳洲,於是父親決定舉家返回中國的村莊。母親在前往香港途中,誕下第三名孩子 Irene。

父親來回往返(澳洲及中國),管理業務及照顧家庭。1931 年,我在中國的一條小村莊內出生,成為兄弟姊妹中唯一一個並非在澳洲出生。1934 年,我三歲的時候,父親成功為全家及他的母親取得簽證,前往澳洲。

由三歲開始,我就將澳洲視為我的家。我在家中說中文,但英文成為了我慣常使用的語言。我的一生都在墨爾本渡過。

我想,我們當時是唯一去我那間學校上學的華人家庭,大家都對我們感到很好奇。老師經常捏我的臉頰,因為他們都覺得我有點特別、有點可愛。我當時從未覺得被歧視,覺得在學校同學相處時很開心。

但當我升上中學時,第一、二個星期,我才第一次因為因為我的外貌而感覺自己與別不同。

甚至在我自己的職業生涯中,我不得不為中國菜的地位而抗爭。這讓我很不開心。

因為我喜歡我的美食,我尊重母親的烹飪方式。當我想到人們認為中國菜只是填飽肚子的東西,物美價廉,這真的讓我很難過。他們不會對法國菜或意大利菜有這樣的想法。

為甚麼要把中國菜歸入這一類? 

我意識到,中國菜從澳洲淘金時代開始,就從礦區開始。所以食物必須物美價廉。

當我意識到,我應該為先驅們將中餐帶到這裏而感到驕傲,他們在所有攻擊和歧視中堅持不懈,讓中餐倖存下來,並且不斷發展壯大。

現在,中國菜已經達到人們尊重的水準,並成為世界頂級美食之一這個應有的地位。

Angie:

我成長時,就知道自己是八份七華裔、八份一愛爾蘭裔。我雖然曾經前往中國旅遊數次,但只對澳洲較為熟悉。不過,我對自己的傳統文化感到非常自豪,而這亦是我一生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份。

我經常與媽媽回顧及講述五、六十年代在這裡長大的日子。我記得,青少年時期,自己拼命地想改變自己頭髮的顏色,並在臉上畫上雀斑,因為我想自己的外貌看起來好像(學校)班上的其他同學。我覺得自己是澳洲人,但外貌看起來卻是與別不同的。
Tess as a toddler between her mother, Angie, and grandmother, Elizabeth.
Tess as a toddler between her mother, Angie, and grandmother, Elizabeth. Source: Tess Duddy
這(之後)就改變了。在七、八十年代,與別不同卻成為了新興潮流。時至近幾十年,這已不僅是正常,甚至我們正推崇文化多樣性。

現在,我臉上有很多非常自然的雀斑。這些都是我在六、七十年代經常曬太陽而得來的,當年對暴露於太陽下的關注並不多。我是一名澳洲人,並對自己的華裔背景感到自豪。

我的成長經歷與(女兒)Tessa 的不同。因為我經常與家人在一起,有很多堂表親的一個大家庭,亦即沒有那麼多樣化。20 年來,我一直受到家人的保護,直至 20 歲。我認為,我們每一代人,都變得越來越「澳洲人」。

能和我媽媽交流、聽到她成長的故事很有趣,我對這些故事感到非常親切。非常高興新劇《新金山》即將在 SBS 播出,因為這是我從小成長時,就聽過關於家人初來澳洲的故事。

我可以看到我的家人、我的祖父母、祖父的生活,我可以把這作為我生活的一部份。 

近年,當 Tess 要我教她烹調我長大時候所吃的菜式,實在很好。知道她希望分享我由母親所學、她由外婆中所學的文化,實在多麼好!

而透過美食,這就成了文化傳承的途徑。

Tess:

長大時,我絕對在學校聽過不少帶有種族主義的言論。相較我小時候,現今的學校確實會教學生們更多關於多元文化的觀念。

雖然家族來來回回澳洲,我是第五代澳洲人。作為澳洲華人,我小時候亦經常到處去、到處移居,而這些地方都有些不同。

我認為婆婆、媽媽及我的童年都相差不遠,是班房內唯一一個亞裔學生。但本質上,我長大時基本都是經歷與一般澳洲人相當類似的成長歷程 - 不論這意味著甚麼。
Elizabeth Chong and her granddaughter Tess Duddy.
Elizabeth Chong and her granddaughter Tess Duddy. Source: Tess Duddy
我感覺對自己的「華裔根源」有多親密?我認為,我永遠都會與我的家庭保持聯繫,以及伴隨著的責任感,例如照顧家人的重要性。這是你的責任和一種樂趣。

我們在一起時一定都在吃。我們都在吃中國菜。我們都在吃我們一直在吃的菜,這些菜在家裏已經有好幾代了。

還有那些你生病時吃的菜,有人會給每個人準備粥,或者你生完孩子後會吃同樣的菜,不管它是什麼。

在你生活中發生的重要的事,都會圍繞著吃某一道菜。或者聚會時,總是會吃到聚會時吃的菜,或在聖誕節我們總是會吃同樣的菜。農曆新年時,我們一定會去飲茶。

我慶幸,與母親居住的地點很就近,亦一直與婆婆關係密切。我認為,婆孫關係有一種很特別的地方,通常欠缺了養育的部份,你就可以更加像一對朋友一樣相處。你們可以互相了解,但較少經歷被對方責斥的情況。

我如今在我媽媽和孩子(兩歲的 Teddy)之間看到這一點,他們之間只有樂趣和遊戲。
《新金山》將提供體中文、體中文、阿拉伯文、越南語和韓文字幕,並將加入SBS On Demand字幕合集。

《新金山》將在10月13日週三晚上9點30分於SBS頻道和SBS On Demand平台播出首集,在10月14日週四、20日週三和21日週四晚上9點30分繼續播出。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Published

Updated

By Tania Lee, Winmas Yu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