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凌晨四時開記者會 強烈譴責衝擊立法會行為

今早香港時間凌晨四時,特首林鄭月娥與張建宗、李家超及盧偉聰一同於警察總部見記者,並予以強烈的譴責。

Hong Kong protests.

Hong Kong protests. Source: AAP

特首凌晨四時開記者會

今早香港時間凌晨四時,特首林鄭月娥與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及警務處處長盧偉聰一同於警察總部見記者,林鄭月娥批評示威者以「極暴力」方式衝擊立法會大樓,並予以強烈的譴責。她又指警方處理昨日的暴力行為,一直表現克制,但對任何違法行為定必追究到底。當被質疑為何拒絕與民主派見面,林鄭稱見到暴力程度,到現場溝通對事件並無幫助。但她強調未來非常願意與泛民議員和青年人溝通。而被記者問及如何面對有年輕人因修例而輕生、為何只譴責暴力而不回應訴求等,她則沒有回應。

而警務處處長盧偉聰被問及警方在晚上約九時撤離立法會是否製造「陷阱」。盧偉聰稱,警方是因為當時立法會大樓現場有「一系列事情」而要暫時撤離,包括在七一遊行大致完成後,立法會大樓附近聚集多達3萬名示威者,基於現場地理環境、燈光、人數等問題,以致警方可使用的武力「非常有限」;當時大樓內部分燈光熄滅,警方擔心示威者在完全熄燈的時候會造成人踩人,或警方與示威者糾纏時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而示威者把「會發白煙的東西」擲進立法會,警方為保警員安全,別無選擇下唯有暫時撤離。並在撤離前確認立法會內已無人工作,之後重整策略再「取回立法會」。

示威可成加強鎮壓藉口?

《紐約時報》形容過去數星期,香港多次有幾十萬到上百萬人上街,顯示許多香港人對公民自由受到侵蝕感到焦慮不安,同時亦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自2012年上台以來最大的挑戰。

香港浸會大學的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主任高敬文教授(Jean-Pierre Cabestan)向《紐約時報》表示,如果示威變得非常暴力,那麼北京就有一個很好的藉口變得更加強硬﹔習近平亦可向林鄭月娥施加更大壓力,不作任何讓步。

中國對西方,包括華盛頓和倫敦,對立法的批評感到憤怒。

中國外交部星期一表示,英方頻頻對香港事務指手劃腳,橫加干涉,中方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他又說,隨著香港回歸祖國和過渡期工作的結束,中英聯合聲明所規定的,與英方有關的權利和義務已全部履行完畢。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




分享

Published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