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文化!烏克蘭用立體掃描技術保存文物

Backup Ukraine

Backup Ukraine website Source: Backup Ukraine website

烏俄戰爭開打至今,已令烏克蘭的部分地區變成一片焦土。為了防止許多重要文物被摧毀,烏克蘭人正在使用3D立體建模技術來保護文化遺產,以免它們被俄羅斯入侵所摧毀。今日鐳射全方位張艾利和大家分享烏克蘭人如何透過科技拯救自己的文明和歷史。


正確和善良地運用科技,不但可改善生活質素,也能夠保護文化遺產,例如修復藝術品、雕像和其它重要的公共文物;然後進行數碼備份,儲存成為檔案,是一種全新的保育概念。

烏俄戰爭開打至今,在戰火中,部份文物已經變成一堆瓦礫。跟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四月初公佈,經查證後發現烏克蘭境內已經有53個歷史遺址、宗教建築、博物館在戰火下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烏克蘭人一直試圖利用沙包、保護材料將戶外的雕像包裹;用隔版保護教堂的彩繪玻璃,以將破壞程度暫時降至最低。

跟據歷史,摧毀一個國家的文化遺產,是抹去其民族身份的最快捷方式。有鑑於俄羅斯錯誤的判斷,烏克蘭的主權和獨立的國家身份,為了搶救遺跡,眾多國際團體聯合發起「備份烏克蘭」(Backup Ukraine)的活動,運用最新的科技來保存歷史文物,搶救遺跡的影像,讓在烏克蘭民眾也可以出一分力,幫助保護烏克蘭的文化遺產。參與的組織包括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簡稱UNESCO)、北美的Vice Media Group、丹麥非營利組織Blue Shield Danmark、烏克蘭在線遺產緊急救援計劃(Saving Ukrainian Cultural Heritage Online, 簡稱SUCHO)、和烏克蘭國家歷史博物館,聯合搶救烏克蘭遺跡的影像。這些組織以非常嚴肅和謹慎的態度,對待俄羅斯對烏克蘭歷史的破壞。
Backup Ukraine website
Backup Ukraine website Source: Backup Ukraine website
「備份烏克蘭」在烏克蘭招募志願者,要求他們下載Polycam設計的3D建模App,全方位拍照掃描文物,並上傳到雲端作為3D建檔備份。若文物在戰火中被破壞,還有機會通過3D存檔備份,列印出來修復。志願者可掃描一切與烏克蘭文化歷史有關的文物,包括雕像、公共藝術、宗教建築、藝術品、畫作、建築內部等公共文物。目前,在烏克蘭街頭行走依然極度危險,「備份烏克蘭」組織的發言人建議參與保護者要保持安全,不要企圖在直接衝突的地區進行維護及拍攝行動。

丹麥藍盾公司(Blue Shield Danmark)主席索倫拿哥贊臣(Søren la Cour Jensen)在一份新聞稿中指出,摧毀一個國家的文化遺產,是抹去其民族身份的最快方式。正如人們在二戰和後來的許多衝突後所瞭解的那樣,拯救一個國家的文化遺產是重建和復興社會的最佳途徑,而《備份烏克蘭》提供了一個新的保育概念和工具;每一個文物掃描,都是保護烏克蘭文化的一份重要力量。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搶救文化!烏克蘭用立體掃描技術保存文物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