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信息——高考中文的ATAR成绩吃亏么? 虞美丽谈澳洲的中文高考(下)

按照NESA的规定,可以选择作为高考科目的中文细分了5种。从2015和2016的数据来看,中文,至少说中文继承组的中文,虽然比不上一些小语种,但是和物理,化学等华人热衷的科目相比,scaling mean也不相上下。(文/虞美丽专栏文章谢绝转载)

A group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walk together during a school excursion in Brisbane, Friday, Nov. 1, 2013. (AAP Image/Dan Peled) NO ARCHIVING

Source: AAP

上次闲聊了一下新洲高考中的中文考试,文章发出后和朋友讨论,才发现原来很多家长并不是很了解高考中的中文科目,坊间还有一些对选考中文的误解,比如高考中文的ATAR成绩吃亏的说法。这里索性再透彻地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新南威尔士洲教育标准的制定机构NESA – NSW Education Standards Authority是负责确定新洲教育体制内的各个科目和教学大纲的机构,包括高考HSC的设计。按照NESA的规定,可以选择作为高考科目的中文又细分了5种:

  • Chinese Beginners
  • Chinese Continuers
  • Chinese Extension
  • Chinese and Literature
  • Chinese in Context。
不过,选择哪一种中文参加高考,不是根据你的个人意愿或者语言能力,而是根据孩子的资格审查(eligibility)。简单来讲,如果是一个西人家庭的孩子,除了课堂基本没有其它接触中文的机会,就好像我们在中国的时候学习英文一样纯粹作为一门外语,那么这个学生可以选择Chinese Beginners,再跟随学习程度的提高选择Chinese Continuers, 一直到Chinese Extension。

Chinese and Literature又被称为中文母语组,是针对Chinese Background Speakers。这个组别的孩子通常受过一定程度的中文教育,家里也有中文环境。大部分的中国留学生,或者说10岁之后才从华语国家来到澳洲的孩子们,如果选考中文,必须选择这门Chinese and Literature。

最后一种Chinese in Context,就是我们通常说的Heritage Chinese,中文继承组,针对的就是在海外出生,或者10岁之前就来到澳洲华裔孩子们,接受的纯英文教育,但是家里有中文环境。

我们大部分的华裔背景的孩子,在通过Eligibility审核之后,一般都会被决定去学Chinese and Literature 或者Chinese in Context。

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客观的做法,避免了母语背景的孩子和非母语背景的孩子之间不公平的竞争。尤其需要说明的是,这个Chinese in Context中文继承组,是2012年才细分出来的,之前我们这些海外出生长大的华裔子弟,因为有一个家庭中文环境,必须参加Chinese Background Speakers的考试,和来澳不久的接受过中文正规教育的孩子们一起竞争,确实有失公平。2012年推出的这个新组别,对于华裔子弟选择中文参加高考颇有吸引力。

当然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说到家庭背景,混血家庭怎么算?家里说广东话,不说普通话的怎么办?来自马来西亚的华裔算哪个组?…….这个关于Eligibility的审核是case by case的。到了孩子具体申请的时候,需要填一个很详细的表格,说明家庭状况,还要做一个statutory declaration,然后由校长,有时候是NESA来做最后判定。

我自己的孩子选择了中文继承组来作为高考的一个科目。但是选课的时候,她所在的学校并没有开设中文课程——这是很多家长会犹豫的另一个问题:如果孩子学校没有开中文课怎么办?

其实在孩子10年级选择高考课程的时候,学校会提供相关信息,通常可以选择校外的课程提供者,如Saturday School来上这门课的。这种Saturday School是新洲公立教育系统的一部分,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完全符合NESA的要求,而且没有额外的收费,但是会有区域和名额的限制,所以如果有兴趣报考中文的学生,要早点儿留意这些信息。

最后要说的是高考中文的ATAR - Australian Tertiary Admission Rank。  了解一点儿新洲高考的朋友们应该会知道,最终决定进入大学的是ATAR成绩,ATAR本身不是一个分数,而是一个排名,反映了这门课程的竞争程度。竞争程度高的课程ATAR的scaling就高,比如高手如云的数学3U,4U。但是从2015和2016的数据来看,中文,至少说中文继承组的中文,虽然比不上一些小语种,但是和物理,化学等华人热衷的科目相比,scaling mean也不相上下。

如果排除了scaling方面的顾虑,再加上新洲教育体系为了这个科目的公平竞争所做出的努力,结合华人家庭背景本身可能给孩子学习语言时提供的熏陶和帮助,从客观上来讲,选择中文作为高考科目,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吧?
sbs mandarin social
Source: sbs mandarin

分享

Published

Updated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